中班《小兔家的窗》教案

时间:2025-05-25 05:36:53
中班《小兔家的窗》教案

中班《小兔家的窗》教案

作为一名老师,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,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。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?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《小兔家的窗》教案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
中班《小兔家的窗》教案1

活动目标:

1、通过观察图片,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。

2、要求幼儿讲述小图的冰做的窗子在不同季节的变化。

3、理解故事内容,能认真倾听,有良好的倾听习惯。

4、借助图文并茂,以图为主的形式,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,激发阅读兴趣。

活动准备:

《小兔家的窗》挂图

活动过程:

一、出示图片一,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。

1、今天老师带来了图片,我们来看看图上有谁?(小兔)除了小兔还有什么?(萝卜房子、雪、风)等等

2、小兔住在哪里呢?(小兔住在萝卜房子里)小兔在萝卜房子里挖了个什么呢?(窗洞)

3、那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?(冬天)你是怎么看出来的?(引导幼儿从雪花、北风上说出冬天到了。)

4、小兔住在房子里怎么样?(很冷)(引导幼儿观察小兔抱住身子、浑身发抖)

5、小兔的房子没有窗子,冷得发抖怎么办呢?请小朋友想想办法。(找样东西,装在窗洞上,挡住风雪。)

教师小结:小兔用大萝卜做了一间房子,还挖了一个窗洞,它就住在里面,冬天到了,北风呼呼地吹,大雪飘呀飘,小兔冷得发抖。它看着窗户想找样东西,装在窗洞上,挡住风雪。)

6、请幼儿集体讲述图一内容

我们一起来把这幅图连起来说说,看谁的声音最好听。

二、出示图片二,引导幼儿观察讲述。

1、小兔找到东西装在窗洞上吗?(找到了)小兔来到了哪里呢?(小河边)它看见小河里的水怎么样了?(结冰了)

2、小兔想到了什么办法?(用铲子挖了一大块冰,搬回去,装在窗洞上。)

教师小结:小兔来到小河边,看见小河结冰了,就用铲子挖了一大块冰,搬回去,装在了窗洞上。

3、请幼儿个别讲述

谁会把这幅图说说呢?(请幼儿个别讲述)

三、出示图三,引导幼儿观察讲述。

1、窗子装好了,小兔在干什么?(喝茶)它会冷了吗?(不会)对了,小兔的窗子装好了,挡住了风雪)

2、小兔看起来怎么样呢?(高兴)小兔高兴的在干嘛呢?(拍起手来)

教师小结:小兔的窗子装好了,挡住了风雪,现在小兔不冷了,它高兴的拍起手来。

3、请个别幼儿讲述

谁来说说这幅图。(请个别幼儿讲述)

四、出示图四,引导幼儿观察讲述。

1、冬天过去了,春天来了,小兔家的房子有什么变化呢?(我们一起来看看)

2、你看到小兔家的房子有什么变化?(窗子不见了)地上只剩下什么呢?(一大滩的水)

3、小兔家的窗子怎么会不见了呢?它到哪去了呢?(融化成水了)

4、小兔从外面回来,发现窗子不见了,怎么样了?(伤心的哭了起来)

5、请小朋友想想办法怎么样帮助小兔?请个别幼儿回答

6、小朋友想的办法真好,这时谁来帮助小兔想办法呢?(小熊猫)小熊猫会对小兔说什么呢?(春天,天气变暖和了,冰就会慢慢的融化,你去找块玻璃装在窗户上吧!)

7、引导幼儿集体讲述图四内容。

小熊猫想的办法真好,我们一起来说说这图幅好吗?听听谁的声音最甜,最好听。

五、教师完整讲述图片内容。

1、请小朋友听听老师把这四幅图连起来完整的说说,看看哪个小朋友的小眼睛一直看着老师,并且听得认真。

“小兔用大萝卜做了一间房子,还挖了一个窗洞,它就住在里面,冬天到了,北风呼呼地吹,大学飘呀飘,小兔冷得发抖,想找样东西装在窗洞上,挡住风雪,它走到小河边,看到小河结冰了,就用铲子挖了一大块冰搬回去,装在了窗洞上。窗子装好了,挡住了风雪,小兔不冷了,它高兴的拍起手来。春天到了,天气慢慢的变暖和,小兔从外面回来,发现窗子不见了,地上剩下一滩水,就伤心的哭了起来。小熊猫走路对小兔说:“春天,天气变缓和了,并就会融化成水,你去找块玻璃装在窗洞上吧。”

2、请个别幼儿讲述。

刚才小朋友听的可认真了,谁会把这四幅图连起来说说呢?(请一幼儿完整讲述)

4、集体讲述

我们一起来边看图,边把这四幅图连起来说说好吗?用小朋友最好听的声音讲给老师和爸爸妈妈听好吗?

六、取名字。

你喜欢这些图片吗?可是,这些图片还没有名字呢?请小朋友帮它取个好听的名字,好吗?老师要看看谁是最爱动脑筋的好孩子。(小兔家的窗)

活动延伸:

老师把这些图片放在图书角,等下区域活动时,看着图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好吗?理解故事内容,能认真倾听,有良好的倾听习惯。

中班《小兔家的窗》教案2

设计意图

中班下学期,孩子们喜欢看图讲述活动,在讲述活动中能较快地观察到图片的主要内容,并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较清楚地讲述;开始学习使用较适宜的词汇修饰语言。但其间也发现孩子对图片的一些细致之处观察不够仔细;另外,因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导致幼儿对图中角色的心理活动联想较欠缺。因此结合中班发展现状,设计了本次看图讲述《小兔家的窗》活动。其目的是想通过活动调动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,使幼儿初步学会仔细观察、分析图片上的细微变化,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。

活动目标

1.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,用适当的词汇有序地讲述出小兔家的户在不同季节的变化。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讲述能力。

2. 在教师示范讲述的帮助下,丰富讲述经验。

3. 认真倾听教师和同伴的讲述。

4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。

活动准备

故事图片四幅。

活动过程

一、仔细观察图片,根据教师的提问,感知理解图片内容,发现小兔家的窗发生的变化。

1、谈话导入,激发幼儿兴趣

师:在教室里,家里都有窗子,为什么要有窗子呢?是用什么装在窗户上的呢?

2、逐一出示图片,在教师引导下完整讲述出图片的内容

(出示图片1)

这是什么季节?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?小兔家盖了一间房子,它是用什么盖的?有没有装窗户?

(1) 这是什么季节?天气怎么样?你是怎么看出来的?

(2) 小兔住在哪里?

(3) 小兔怎么了?在房子里怎么还会冷呢?

(4) 没有玻璃的窗户,就是一个窗洞。

师总结图片1的内容。

(出示图片2)

什么季节到了?天 ……此处隐藏5251个字……容。

(1)幼儿自由结伴讲述挂图的内容,教师个别指导,丰富幼儿的词汇。

(2)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挂图内容,鼓励幼儿较完整、连贯地讲述。

(3)过度提问:春天到了,天气怎么样?小兔家的窗会怎么样呢?

3、出示挂图四,引导幼儿观察讲述。

4、幼儿较完整、连贯地讲述四幅挂图,教师进行指导小结。

继续启发幼儿积极思考。小兔还可以用什么做窗户?鼓励幼儿说出多种答案。

附儿童童话故事:小兔家的窗户

冬天,天上飘着雪花,小动物家都很暖和,只有小兔的家不暖和。因为它家的窗户没有玻璃,它冷得直发抖,怎么办呢?

小兔想到了好办法。它穿好了保暖的衣服就往家边的小河跑。原来它要到河里取一块冰装到窗户上去。啊!这下暖和多了!

第二天,小猫请小兔到它家去拿些苹果吃。小兔把苹果拿回家的时候,发现"玻璃"不见了,只看见一滩水。

后来,是小狗告诉了它道理:"冰碰到热的物体就要融化"。

最后小兔就去卖玻璃的店里买了一块玻璃。从此,小兔不用再担心"玻璃"会融化了。

活动反思:

孩子们对看图讲述已有一定的经验和基础,在讲述活动中能较快地观察到图片的主要内容,并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较清楚地讲述。对图片的一些细致之处也能观察的很仔细,只是不知道其代表的含义另外,但是只要教师稍加点拨,孩子们就能理解它们所代表的含义。但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导致幼儿对图中角色的心理活动联想较欠缺。

中班《小兔家的窗》教案9

活动目标:

1、观察图片,在看看、说说中理解画面内容,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讲述画面内容。

2、在理解画面的基础上,通过实验感知“冰遇热会融化成水”的科学现象。

3、能积极思考,大胆发言,体验看图讲述活动的乐趣。

活动重点:观察图片,积极思考,理解画面内容。

活动难点:能大胆、完整地讲述所有画面内容。

活动准备:ppt课件、小太阳、薄冰一块

活动过程:

一、开始部分。

手指游戏导入。

师: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手指游戏吧!(小兔子,盖新房,小猫、小狗来帮忙,锯的锯、钉的钉,新盖得真漂亮,进屋一看黑漆漆,原来忘了安个窗。)

二、基本部分。

(一)观察画面。

1、出示图一。

师:瞧!老师把我们刚才手指游戏里的小兔子请到了我们教室里来,原来,它用什么盖了一间房呀?

幼:萝卜。

师:小兔子用大萝卜盖了一间房,窗户还没有装好,它就住了进去。

师:小兔子住在新房里表情是什么样的?

师:你是怎么从画面上看出小兔发抖了?请你跟大家分享一下。

师:小兔生病了吗?

师:可是为什么它还会冷呢?

幼儿探索画面内容后,在幼儿充分理解的基础上,教师完整讲述图一内容:小兔用大萝卜盖了一间房,窗户还没有装好,它就住了进去。冬天来了,大学雪飘呀飘,大风吹呀吹,吹进了小兔的屋里,小兔冷的直发抖。

2、理解图二内容。

师: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小兔?

幼:给窗户上按块玻璃。

师:玻璃又明又亮,可是小兔没有玻璃。

幼:木头。

师:小兔已经用木头做了房子的门。

(引导幼儿不断思考,探索多种方法。)

师:那么,小兔子到底用了什么办法呢?(出示图二)

师:它来到了哪里?准备干什么?

小结:小兔来到了小河边,看见小河结冰了,就搬了一块冰,挡在窗框上。

3、理解图三内容。

师:小兔子用冰做的窗户能挡住风雪吗?(出示图三)

师:现在小兔住在屋里感觉怎么样?你从哪里看出来?

师:我们听一听XX小朋友怎么说。

小结:萝卜房子安上了冰窗户,冰窗户挡住了风雪,小兔住在屋里高兴极了。

4、理解图四内容。

师:(出示图四)发生了什么事情?

幼:小兔哭了。(冰窗户化了)

师:为什么冰会融化呀?

幼:因为太阳出来了。

师:太阳出来,冰就一定会融化吗?

师:冬天也有太阳,冰就一定会融化吗?

师:我们再来看看图片,你发现了什么?

幼:地上的草地变绿了。

师:原来是春天来了,天气暖和了,冰就融化成水了。

(二)科学实验:冰遇热会融化成水。

师:那太阳到底能不能把冰融化成水呢?

师:今天秦老师也带来了一个小太阳,我们一起来试一试,看看太阳到底能不能把冰融化成水。

师:请你来摸一摸这块冰,感觉怎么样?

(教师操作实验,请幼儿观察。)

师:看来这个小太阳还需要一点时间,让我们一起来唱首歌给它加加油吧!(根据实验进度,引导幼儿观察,让幼儿感知到冰是遇热后慢慢融化成水的。)

小结:原来,太阳真的能把冰融化成水。我们来听一听小熊猫是怎么说的。小熊猫走过来,指着地上的水,对小兔说“小兔小兔你别哭,春天来了,天气暖和了,冰就融化成水了,你快去找块玻璃安在窗框上吧。”

(三)排序游戏。

师:你们还记得刚才的四幅图片吗?

师:这四幅图片如果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,就会变成一个好听的故事,谁来试着给图片排排序?

师:请你跟大家分享一下第一幅图片讲了什么?

(引导幼儿分别用四句完整的话概述四幅图片的内容。)

三、结束部分。

师:今天这四幅图片里面藏着的故事的名字就叫《小兔家的窗》。

师:谁能试着给大家讲一讲?(此环节只作为结束部分,不作本次活动的重点。)

活动延伸:延伸至阅读区,让幼儿利用区角时间对四幅图片进行完整的看图讲述活动。

师:老师把这四幅好看的图片放在了我们的阅读区,请你跟同伴一起讲一讲,说一说这个故事吧。

活动评价: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观察画面,充分理解画面内容,因此,在活动的第一环节中,教师的语言引导什么重要。

活动反思:

看图讲述活动对于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十分有效。因此我设计此次中班看图讲述活动《小兔家的窗》时,将活动重点放在让幼儿观察图片,积极思考,在理解画面内容的基础上,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讲述画面内容。在整个活动中可以看出幼儿的参与度是十分不错的,幼儿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观察画面,大胆说出画面内容;同时,我在传统的看图讲述活动中加入了科学实验和排序游戏,更进一步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,也进一步吸引了幼儿的兴趣。但在活动中也存在很多不足,比如在让幼儿观察画面的环节,教师没有让幼儿充分探索到画面的细微之处,没有做到让幼儿充分理解画面内容,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,开拓思维,设计出足够充分的提问,才能真正达到让幼儿充分理解画面内容的效果。

《中班《小兔家的窗》教案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